發布時間:2020-10-16 11:06:18
日前,一段“保潔員喝廁所水”的視頻流傳網絡。
視頻中,在衛生間門口,一位青年女性保潔員手持塑料杯,一邊和門口站立的人群說話,一邊往里走。她來到蹲便池,從衛生間里舀出一杯水,將水杯朝身旁圍觀的人稍作展示后,當眾一飲而盡,圍觀人群報以掌聲。該保潔員隨后說,“也是希望公司的各個崗位都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極致。”
▲網傳“保潔員喝廁所水”視頻引發熱議。
該視頻隨即引發熱議。不少網友認為“大可不必”,還有網友說,“人都是有尊嚴的,便池的水怎么可以讓人喝?即便達到飲用標準,那也是便池,侮辱人!”
紅星新聞核實到,該視頻錄制地為山東眾成飼料科技有限公司。10月13日,該公司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回應紅星新聞稱,網傳視頻中的事發生于近日,或為客戶所傳,“和我們公司有業務往來的人來參觀公司,可能因為對她這個事比較好奇,發到網上。”該工作人員表示,視頻中的保潔員為公司“標桿員工”羅某,喝廁所水并非公司要求,“她是我們的一個榜樣,這是她工作做到極致了。”
▲該保潔員從蹲便池內舀水。
上述工作人員回憶,羅某2014年入職該公司,2015年開始從事衛生間保潔工作。而她開始喝衛生間的水,“是在近一兩年之內”。“第一次突破(心理障礙)時,喝了之后可能沒有持續。然后經過各方面檢測、到了便池水能喝的程度,也就是這兩年。”該工作人員介紹稱。
對于網友質疑,該工作人員回應道,“每個人觀點不一樣,這很正常。我們也是經歷了從不理解到理解再到震撼的過程。可能在人的觀念里,便池就是盛大小便的,如果是一個盛水容器的話,可能就比較容易讓人接受。”同時,她婉拒了紅星新聞采訪羅某的要求,“以前也有客戶上傳(到網上),很多網友質疑,她都看到過,她都是這樣經歷過來的。”
▲羅某所在公司回應稱,此前其行為就已遭到過質疑,“她都是這樣經歷過來的”。
對于此事,四川凡高律師事務所律師林小明稱,“要根據真實情況來確定。也就是飲水者是否確實是心甘情愿地飲用,還是受到欺詐脅迫或者引誘。”他表示,如果是后者,那么無論是脅迫還是引誘,如果造成了飲用者身體受到傷害等嚴重后果,那么脅迫引誘者就具有相應過錯,應當承擔與過錯相適應的責任;即便飲用者身體沒有因此受到傷害,也確系對員工的一種人格上的侮辱。
四川縱目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柄堯認為,若該行為為公司規定,該規定因違背公序良俗而無效,對員工名譽權造成損害,員工可請求包括精神損害賠償在內的賠償。若該行為系員工自愿行為,對于相應民事權利,員工可以自由處分。但總體而言,該行為仍有違公序良俗,不應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