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18 17:26:32
隨著揚子石化與巴斯夫合資60萬噸/年乙烯工程、中海油與殼牌合資80萬噸/年乙烯工程等重大化工項目的順
利投產,我國上百套乙烯、合成氨等大型成套裝置的系統清洗,已經完全由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清洗技術和設備的
國內企業完成。
我國工業裝置的系統清洗正在形成一個產業,每年市場規模將達300億元在石油、化工、鋼鐵、電力等領域,
由于新裝置的設備及管道在制造、運輸、貯存、安裝、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油污、焊渣及各種氧化物
,正在運行的設備也會產生聚合物、水垢、沉積物、鐵銹腐蝕等。如果在裝置運行前或者運行一兩年后不及時進
行清洗,會導致設備中的物質變性,破壞工藝,影響產品品質,有的會使設備和管線失效,增加能耗,降低效率
,嚴重的還會使流程堵塞中斷,裝置被迫停產,甚至可能發生泄露和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
常用的清洗方法有化學清洗和物理清洗二種。由于管道系統一般屬隱蔽工程,采用一種或者多種化學藥劑對
物體表面污染物或者覆蓋面進行化學轉化、溶解剝離以達到脫脂、除銹和去垢效果的化學清洗應用較為普遍,約
占工業清洗的60%左右。隨著國內工業清洗的龍頭企業————藍星清洗公司獨立開發、研制出世界領先的全自動
多功能清洗工程車及三合一常溫清洗劑,我國清洗行業已經擁有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清洗裝備、儀器、清洗劑和清
洗技術。
國內工業清洗市場的巨大商機,引來眾多中小企業紛紛進入,從事工業清洗的企業已近千家。由于清洗行業
存在多頭管理、條塊分割現象,行業標準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有關部門頒布的相關標準,無序競爭、工程服務
質量良莠不齊現象比比皆是。提高準入門檻,制定新的行業標準,開發環保、無污染、低成本的綠色清洗技術已
經成為清洗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