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mes/default/public/img/qq.png)
發布時間:2011-09-23 16:30:58
上海僅有的兩家擁有處置地溝油資質的企業常年無油可用,甚至一度停產,地溝油收購價持續走高,致使處置企業生產利潤倒掛造成巨額虧損。其中一家處置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每生產一噸生物柴油至少要虧損1500多元。
盡管近幾年餐飲業飛速發展,然而多年來,這兩家處置企業卻長期處于原料嚴重短缺的尷尬境地。
位于上海閔行區華漕鎮的上海綠銘分管技術的負責人王關龍稱,因原料匱乏和地溝油收購價格不斷高漲,公司去年基本上處于停產狀態,虧損900多萬元。
據介紹,2007年至2010年,上海綠銘累計完成處置廢棄食用油脂僅1400多噸,平均每個月的處置量還不及當初設計的一天的處置量。
另一家處置企業上海中器,自2009年3月正式投產以來,累計處置廢棄食用油脂5658噸,其中,2009年處置1763噸、2010年處置3895.19噸。
地溝油原料緊缺和收購價格飛漲成為兩家企業產能放空的直接原因。
有意思的是,自從政府部門整頓地溝油回流餐廳以來,上海綠銘收到的原料明顯增多,今年上半年的地溝油處置量累計達到了1400多噸,相當于過去3年的總量,其中8月份一個月就達到了400多噸。上海中器上個月的收購量也達到了五六百噸。
不過,盡管現在地溝油送抵量明顯增多,但價格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處置企業收購越多虧損越多,即使有源源不斷的廢油能提供給處置企業,他們也還是無法生存下去。
問題的關鍵是,過去那些未進入正規處置企業的地溝油都去了哪里?地溝油收購價早已令僅有的兩家處置企業無力承受,為何指導價仍然一漲再漲?哪些企業愿意接受這樣的價格,或者比這更高的價格?
據記者了解,目前兩家處置企業都在各自尋找出路,上海綠銘正打算引進新的投資方。“雖然企業目前比較困難,但未來的前景是好的,相信政府接下來一定能夠讓這個行業規范起來。”上海綠銘董事長葉正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