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mes/default/public/img/qq.png)
發布時間:2011-06-02 09:10:00
今年50歲的杜明被人們稱為“土生土長的中國石化煉油鍋爐專家”、“鍋爐狀元”。然而,人們也許不知道,“狀元”的起點其實并不高。1977年,杜明從中國石化濟南分公司一名普通的司爐工做起,憑著堅韌不拔的鉆勁和忘我的敬業精神,終于成為煉油催化裂化鍋爐工藝技術能手和中國石化鍋爐開工專家,被省總工會授予富民興魯勞動獎章。
1996年5月,濟南煉化開始建設龍頭裝置——140萬噸/年重油催化裂化裝置,杜明負責兩臺焚燒式CO余熱鍋爐及配套汽水系統技術工作。為保證鍋爐系統安全優質高效完成,他干脆把“家”搬到了現場,餓了扒幾口盒飯,累了困了就地打個盹兒。憑著高度的責任心,高超的專業技能和豐富的現場經驗,他及時發現并糾正了20多項設計缺陷和施工隱患,鍋爐現場施工、中壓汽水管線吹管、安全閥校定全部一次驗收合格,被公司授予特等功。期間,他組織編寫的鍋爐烘、煮、吹試運方案、開工方案、事故處理預案,共計15余萬字,都成為中國石化后續重油催化裂化裝置建設的標準方案,杜明“鍋爐狀元”的美名從此不脛而走!
有了“鍋爐狀元”的頭銜,杜明肩上的擔子自然也越來越重。作為中國石化煉油鍋爐特邀專家,杜明先后到蘭州煉油廠、海南大煉油、青島大煉油等我國重要的煉油化工基地,現場組織指導或解決重大技術難題50余次。川氣東送工程是國家“十一五”重大工程,技術難度高、施工風險大。其中的公用工程涉及眾多專業,是川氣東送工程的龍頭。為確保普光凈化廠建設的順利推進,中國石化領導點名委派杜明任該工程專家指導組成員并兼任公用工程開工隊隊長。2009年年初,杜明帶領隊員進入現場,整整一年時間,每天工作16小時以上,克服了地下條件復雜、安全風險大、技術難題多等困難,DN500蒸汽管線吹掃打靶提前32天圓滿完成,共節約費用800萬元。普光凈化廠公用工程一次開車成功,工期縮短了38天。為此,杜明榮獲川氣東送普光凈化廠“開工突出貢獻獎”。
杜明在石化熱工技術領域取得的卓著成績更是有目共睹。2001年,杜明提出并負責實施了焚燒式CO余熱鍋爐水熱煤余熱回收系統技術改造,每年為公司節能增效2356萬元。該技術榮獲中國石化科技進步三等獎,已在石化系統70余套催化裝置余熱鍋爐中推廣應用,每年可為石化行業節能增效10多億元。
此后,他先后提出并進行了加設折焰角、增上聯合風道、應用超聲波吹灰、增上水熱煤、更換新型省煤器等技改措施,大大提高了余熱鍋爐的各項技術指標,推動了全行業工藝設計模式的改進。2010年,杜明對激波吹灰、蒸汽吹灰裝置實施技術改造后,鍋爐排煙溫度比設計值降低了40攝氏度,熱效率達到90%以上,在全國同行業名列前茅。為適應新的環保標準,解決全行業催化裝置煙氣脫硫難題,2011年中國石化將濟南煉化140萬噸/年催化裂化裝置煙氣脫硫項目列入“十條龍攻關項目”,杜明又承擔起該項目核心配套項目余熱鍋爐的改造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