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mes/default/public/img/qq.png)
發布時間:2011-01-04 09:03:33
市委、市政府站在執政為民、改善民生和投資軟環境的高度,積極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一場聲勢浩大的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活動在我市拉開了帷幕。
3月11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仲彬在巴州區明察暗訪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后指出:“我們雖然是貧困地區,但精神不能貧困、環境不能貧困、面貌不能貧困……老百姓人人愛美,人人都向往美好生活,人人都喜歡清潔、衛生、舒適的環境。既然老百姓需求,我們就要去努力工作。老百姓需要的事情,就是我們要辦的事情……”
同日,巴州區恩陽鎮、柳林鎮分管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不力的兩名副鎮長當場被停職反省,恩陽鎮黨委書記調離,三天中,這里發生了一場被當地居民稱之為“清潔革命”的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活動。一場“清潔革命”,洗去了城鄉街道的灰塵污垢,也洗出了城鄉新氣象!
3月16日下午3時,市、區各部門萬余干部職工手拿掃帚、鐵鏟、垃圾桶,走上街頭義務清掃馬路,向“牛皮癬”、垃圾、建筑垃圾宣戰。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此舉得到了全市人民的響應。一場以改善民生、改善投資軟環境的深化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再次打響。
3月24日,我市召開深化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廣播電視動員大會。“深化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認識,發動群眾廣泛參與,完善機制,統籌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錚錚誓言家喻戶曉,為全市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鳴鑼開道。
古老的1.2萬平方公里的巴中土地,再次煥發著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巴州區恩陽鎮公路二街,是巴中到雪山的必經之路。一段時間,堆碼的建筑材料和路邊亂停亂放的摩托車、貨車嚴重侵占了街道,致使交通不暢,居民們和來往的客人怨聲載道。通過環境綜合治理,規劃了停車位,清理了建筑垃圾,加強了日常清掃,街道不僅變得整潔干凈,而且來古鎮旅游的人也增多了。居住在恩陽濱江花園旁的李天榮老人感受特別深,他告訴記者,以前他每天開門第一眼看到的總是對面100米處的垃圾山,感覺到自己與垃圾相鄰,但3月13日一早,他打開門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眼前的垃圾山一夜之間不見了,鄰居告訴他,全鎮在進行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隨后他又看到,全鎮50多名機關干部分片包段,義務打掃環境衛生,徹底整治恩陽場鎮的臟亂差。他堅信,自此之后,濱江花園旁的垃圾山將不復存在。
3月18日,記者再次來到巴州區柳林鎮“街心花園”,與7天前相比,這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堆放在“街心花園”的建筑材料、生活垃圾不見了,流淌在“街心花園”旁的幾股污水也斷流了。居民們告訴記者,以前好好的街心花園卻成了垃圾池、污水沼澤地。自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后,這里再次成為居民們游玩的樂園。鎮黨委書記告訴記者,他們正在對街心花園街道進行硬化。
干凈的街道、整潔的門市、明亮的店招、有序停放的車輛、一塵不染的居室、清新的空氣……這是3月18日記者來到通江縣楊柏鄉所見到的情形。街上看不見亂擺亂放的攤點,也沒有隨地丟棄的垃圾。每隔數百米,記者還能看到自制的果皮箱和垃圾箱。為了讓車輛有序停放,街上專門設置了貨運車輛和客運車輛停放點。正在清掃街道的環衛工人告訴記者,除了每天對大街進行清掃外,他們還要專門進行保潔。
坐在巴中到南江的客車上,記者看到,公路兩旁往日的垃圾堆、建筑廢品、棄土不見了,已清理的路段水溝通暢,路面整潔寬闊,沿途場鎮攤點擺放規范,車輛停放有序。駕駛員告訴記者,如今行車路過場鎮比以前擔心少了,車速快了,心情也愉快多了。
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行動的迅速推開,也使農村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走進平昌縣駟馬鎮天生村,堆積在房前屋后的柴草不見了,即使走在土路上也給人一種清爽潔凈的感覺。村民茍熊一家被評上了“衛生示范戶”。他道出了自己心里話,以前總認為因為農活忙,臟點亂點差點沒有什么,此次環境整治,他用了兩天時間整治房前屋后的居住環境,感覺和以前就大不一樣了,現在覺得自己辛苦勞作了一天,回家后生活在舒適的環境中,心情也比以前舒暢了很多。
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使全市面貌煥然一新。市委、市政府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督察工作組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通過對全市四縣(區)70余個鄉鎮的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歷時15天的督察認為,各地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范圍廣,涉及幅度深,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創業環境良好、人居環境適宜,但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仍需深入持久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