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備衛生間、浴室、廚房,每個月只需要付低廉的水電費幾十元錢……在玄武區,數百名外來工保潔員率先擁有了自己的公寓,夫妻檔保潔員還擁有獨立的“單間”,他們的待遇讓不少本市和外地的同行艷羨不已。
據介紹,2008年啟用移動垃圾壓縮箱以來,玄武區10座垃圾中轉站開始陸續停轉。閑置下來的垃圾中轉站如何利用?玄武區市容部門想了個辦法,把它們全部進行改頭換面,變成保潔員公寓,這樣既不浪費資源,又能解決一大批保潔員的住宿難題。
采取環衛部門和街道共同出資的模式,垃圾中轉站改造工程陸續上馬。匯文里垃圾中轉站是玄武區率先改造的兩座垃圾中轉站之一,記者在這里看到,改造后的垃圾站被隔成了三層樓,一樓是保潔員公用的廚房、廁所和浴室,二樓三樓是臥室??紤]到有夫妻保潔員,中轉站內還隔出了部分單間宿舍,平均一座中轉站大約能住40人。
去年10月26日,首批40名環衛工人搬進了率先竣工的鐘山山莊保潔員公寓。每個宿舍配有3張高低床,可供6人入住,每層樓有獨立的衛生間、浴室,環衛工只要拎包即可入住,享受一站式的全方位保障。
“等太陽能熱水器裝好,洗澡想洗就洗!”公寓的“標配”設置讓玄武環衛所的范師傅很滿意。一大早,他就帶著自己唯一的家電――一臺12英寸電視機住進了宿舍。范師傅說,現在出門就是自己負責的保潔區,上下班方便多了。
“保潔員為玄武區的整潔市容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城市理應給予他們相對穩定的生活條件,讓他們共享清潔環衛的成果?!毙洵h衛所所長楊玉麟說,目前,玄武區有近1000名保潔員,他們中大多數來自外地,居住條件都很簡陋。一些保潔員只能在公廁、垃圾中轉站或者社區車棚里搭建一些小披子棲身。為了解決他們的居住困難,政府一直在想辦法。想就近建,但找不到合適的地點;想在郊區集中建,又因距離太遠不合適。玄武區原有垃圾中轉站被可移動垃圾清運箱取代后,正好為興建保潔員公寓提供了可能。這些垃圾中轉站坐落在城區,保潔員比較熟悉,靠得近,上下班比較方便;且中轉站多為2―3層樓高的空心框架結構,便于改建成住房使用。每座垃圾中轉站改造成保潔員公寓,政府需要投入50萬元,而住在里面的保潔員只需要每月承擔很少的幾十元水電費。7座中轉站全部改造后,玄武區近50%的保潔員可住進新居,保潔員將成為清潔環衛的直接受益者。
據了解,由區、街政府出資集中解決外來工保潔員的住宿難題,這不僅在南京是首創之舉,在全國范圍內也是政府人性化管理的一次積極嘗試。
免責聲明: 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管理員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對使用本網站信息和服務所引起的后果,本網站不作任何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