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記錄著三個“百萬”的誕生———百萬居民清潔小區、百萬職工清潔單位、百萬志愿者清潔公共場所。這三個“百萬”由市民的點滴力量組成,遍布在上海的每個角落,擦拭著落在城市肌膚上的每一粒灰塵。電話亭、候車亭、郵筒、變電箱、書報亭、自行車棚、路名牌、交通護欄、交通標牌、治安亭,還有無數小區、道路、樓宇……每一處有關城市形象的細節,都伴著市民細心呵護的身影、辛苦擦洗的汗水。
清潔“外婆橋”、整治小區死角、打掃“城市家具”……隨著這些鏡頭的慢慢推進,城市在迎世博的路程中越發光彩盈人。
“外婆橋”潔面清膚
地點:外白渡橋
參與者:電氣李斌班組、航天唐建平班組、上汽徐小平班組等職工志愿者服務隊
上午8時30分不到,剛剛修繕恢復通車的外白渡橋上已經是人頭攢動。來自上海各大企業的勞模班組和文明班組代表,以及部分市總工會機關干部,共同為這座“外婆橋”潔面清膚。在現場,記者看到許多熟悉的面孔,李斌、唐建平、徐小平等勞動模范身先士卒,拿著抹布對外白渡橋兩側欄桿、人行道等進行保潔。
盡管外白渡橋剛剛修繕一新,可勞模們對橋體進行保潔時卻仍如日常工作般一絲不茍。在清潔橋兩側欄桿時,勞模李斌發現鋼支架有一塊油漬無法用抹布清除掉,便跟一旁的工友說:“早知道應該帶點可以清潔油污的清潔劑來,要是時間長了,這塊油漬就難弄干凈了。”
記者了解到,市總工會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在全市百萬職工中開展迎世博“三五”集中行動。在每月15日的“環境清潔日”,發動職工積極參與工業園區、商務樓宇、重點產業、通信行業、城市交通、城市建設、現代服務、賓館飯店、機關、學校、醫院、商場等12個行業、區域的環境整治行動。
“揪”出衛生死角
地點:靜安區靜安寺街道愚谷村
參與者:家庭志愿者
昨天下午1時15分,驕陽正當頭,靜安寺街道愚谷村居委里已是橙紅一片,20幾位來自靜安區的家庭志愿者會聚于此,共同“對付”小區里一些常常被人忽略的衛生死角。
家庭志愿者們或三五一群,套著膠皮手套,拎著兩三個麻袋,開始清掃裸露在室外已是積灰重重的水泥平臺;或蹲在花壇草坪前,為露出泥土的地面“披”上綠色植被。平時鮮有人打掃的自行車棚通過此次集中行動得到了一次大清潔;樓道、屋頂、陽臺堆積的雜物、墻面小廣告也被志愿者們通過逐個檢查,統統“揪”了出來清理干凈。志愿者們忙得不可開交,無暇顧及記者們一旁的詢問。
一通清理后,小區路面敞亮了不少,志愿者們繼而整裝齊發,騎著“百萬家庭行禮儀,文明和諧迎世博”的宣傳自行車,開始巡視靜安寺街道、南西街道、石門二路街道、江寧街道、曹家渡街道等多點的公共環境。直到4時多,巡視才接近尾聲。
打響“精細化保潔”戰役
地點:南京西路、石門二路社區
參與者:市容部門、社區志愿者
亂晾曬衣服、亂停車、高空拋物……這些不文明行為曾是影響環境整潔的頑癥,如今,在迎世博的感召下,此類現象正發生悄然變化。昨天下午1時,記者在靜安區石門二路社區采訪看到,由社區出錢為居民制作的移動晾衣架,井然有序地排列在居民小區內,“就是這樣的衣架,我們共制作了49只”,社區黨工委副書記黃榮說。
下午2時,記者來到了南京西路,只見這里正在進行一場“精細化保潔”的戰役:一些志愿者正在對路燈、路邊雕塑、公用電話亭、坐椅和消防栓箱等公共設施“洗臉”。“我們夜里還要對人行道噴灑清潔劑、沖洗,然后吸干;對口香糖等污漬采取鏟、擦洗等手段,并根據人流量、污染程度等情況,分側重點進行沖洗保潔。”工作人員稱。
“這種整治后的新面貌能否持久?”對于記者的疑問,該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長李衛平稱,采取“先行施工、保證進度、再商資金、爭取支持”的做法,已制定了一套長效管理機制,實行責任落實制,將日常養護、設施維修等任務落實到街道或施工單位并納入年終考核指標,不留管理“縫隙”;并以定期巡查的方式進行實時動態監督,一發生設施損壞或痼疾回潮現象,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
“治療”城郊結合部臟亂差
地點:普陀區百聯中環廣場
參與者:執法管理人員、社區志愿者、市民巡訪團代表
昨天下午,來自普陀區、嘉定區兩區三鎮一街道的公安、城管、環衛、社區志愿者及市民巡訪團代表,在百聯中環廣場集結,啟動“同創共建文明城郊結合部4·15文明行動”,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針對亂設攤現象和臟亂差死角進行聯合勘察、聯手制定方案、聯動綜合整治。
據嘉定鎮新街道黨工委副主任蔣潔民介紹,由于區屬的不同,對一條馬路的執法監管也是“涇渭分明”,許多“流動攤販”常常瞅準這個“疏漏”,往尚無人執法的另外半條馬路“擠牙膏”,此類情形在普陀區和嘉定區的交界處時有發生。2004年,在市文明辦的牽頭協調下,普陀區與嘉定區開始“兩區三鎮一街道”同創共建文明城郊結合部的探索和實踐,兩區通過構建聯動協調機制,解決了如祁連山路金鼎路垃圾山等多處老大難問題。
扮靚“上海西大門”
地點:虹橋機場及周邊地區
參與者:愛國衛生義務監督員、上海警備區好八連等
昨天上午,在市愛衛會的支持與指導下,以“人人參與護環境,清潔家園迎世博”為主題的集中整治行動在虹橋機場及周邊地區展開。虹橋機場地區組織各駐場單位成立本市第一支由單位職工組成的迎世博愛國衛生義務監督員隊伍。
機場新村是虹橋機場地區的老式居住區,小區面積較大、居住人員復雜、設施相對陳舊。昨天的環境衛生集中整治行動中,衛生義務監督員隊伍與長寧區程橋街道居民義務監督員聯手合作,開展對周邊集貿市場、三小單位、綠地、樓道等的衛生整治工作。社區居民還開展“小區綠地垃圾撿一撿、小區三亂清一清、小區樓道理一理、玻璃窗戶擦一擦、小區停車管一管”為主的衛生大掃除活動。
上海警備區好八連和武警總隊三支隊代表駐滬部隊愛衛會,參加了本次環境衛生死角整治活動,打響了駐滬部隊愛衛會參與本市迎世博愛國衛生工作的第一仗。
動手擦亮“城市家具”
地點:楊浦區五角場街道
參與者:機關干部、大學生志愿者、部隊官兵以及商場服務員
楊浦區昨天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了迎世博、講文明、樹新風“人人動手,清潔楊浦”集中行動。在五角場街道,社區、校區、營區、科技園區、商務區等“五區”聯動,機關干部、共產黨員、大學生志愿者、部隊官兵和商場服務員等齊上陣,在國權北小區、五角場商務區和同濟初級中學等勞動點清除衛生死角,打掃環境衛生,整治亂設攤、亂張貼、亂停車、亂堆放等現象,清潔綠化帶垃圾和廢物箱。
記者在五角場環島看到,周邊各個單位不僅在內部開展了環境清潔活動,還主動派出人員對環島周邊的電話亭、候車亭、郵筒、書報亭、路名牌、交通護欄、交通標牌等“城市家具”進行清潔。駐地在五角場街道的解放軍官兵也加入到整個清潔活動之中,對城市中衛生死角和黑色小廣告進行了清理。
清理拆除違章搭建
地點:黃浦區定福弄
參與者:企事業單位和居民志愿者
昨天上午9時,百年老城廂、小東門街道的王碼小區,出現了一支百余人的志愿者隊伍。他們串街走巷,拆違建、通陰溝、刷墻面、修雨篷,并進入居民家中幫忙把陳年堆積的廢舊物品清理出來,使環境面貌煥然一新。這是該小區參加黃浦區開展“人人動手、清潔家園”迎世博活動的一個場景。
這些志愿者來自小區內的企事業單位和居民。在定福弄54號,記者看到,志愿者協助底樓一戶居民,將違章搭建在天井里的廚房清理拆除。一位居民告訴記者:“一共只有10平方米的天井,搭建了5平方米的廚房,不但影響通行,還妨礙了鄰居關系;樓梯通道和曬臺堆放雜物,不僅影響衛生,對消防安全也有影響。現在,志愿者把這里的垃圾清除了,我們可以干干凈凈迎世博了。”
塑造濱江新區新形象
地點:軌道交通三號線淞濱路站等
參與者:寶山區機關干部、愛國衛生志愿者
昨天上午,寶山區機關干部來到軌道交通三號線淞濱路站開展環境整治行動,清洗天橋扶手、站內玻璃隔墻,清除垃圾和衛生死角。迎世博愛國衛生志愿者們也行動積極,他們身著黃色的“寶山區迎世博愛國衛生志愿者”背心,來到寶楊路碼頭,對碼頭區域與周邊環境衛生死角開展整治,清除垃圾、補種綠化、設置圍欄、清理水域環境、打掃碼頭內外衛生,忙得不亦樂乎。
昨天,寶山區3.6萬名迎世博愛國衛生志愿者走上街頭,用實際行動塑造寶山濱江新區新形象。據初步統計,他們共清除垃圾120噸,清除衛生死角800處,清除各類孳生場所600處。
巡查暗訪形成長效機制
地點:閘北區番瓜弄等地
參與者:120余名市民巡訪團成員
“環境清潔日”不應只是一天的行動,更應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長效機制。昨天,閘北區在開展“環境清潔日”集中行動的同時,還發動全區120余名市民巡訪團人員在全區范圍巡查活動的開展情況。
在天目中路749弄的番瓜弄,市民巡訪團人員對小區內街道、綠化帶以及道路的清潔狀況進行了暗訪;在延長路南北兩側,市民巡訪團對道路上電話亭、候車亭、郵筒、變電箱、書報亭、自行車棚、路名牌、交通護欄、交通標牌、治安亭等十大“城市家具”以及整治道路兩側各類圍墻、圍欄、卷簾門等建筑物外立面的亂張貼、亂刻畫、亂涂寫現象進行了測評。
一天下來,市民巡訪團人員兵分多路,對區內70余個小區、200余家企事業單位的集中行動活動進行了巡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匯總。據統計,閘北區共有35000余人參與了昨天的集中行動,共清潔樓道962幢,清除各類垃圾1000余噸,清除亂晾曬100余處,清除亂涂寫、亂招貼8000余處;拆除違章建筑、雨篷、車棚等150余處;整治小區衛生死角300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