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mes/default/public/img/qq.png)
發布時間:2010-11-11 13:35:59
保姆、保潔員或管家這一群體在大多數人看來,都很難與高校畢業生沾上邊,但日前剛剛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展家庭服務業的指導意見》中卻明確規定:“高校畢業生從事家庭服務業的,在報考公務員、應聘事業單位工作崗位時可按有關規定視同基層工作經歷。”由此,大學生做家政,首次被視為基層工作經歷。這一政策被解讀為國家鼓勵大學生從事家政行業。
那么,對于讓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從事被大多數人視為“底層工作”的家庭服務業,大學畢業生、家長、家政業負責人及有關專家是如何看待的?其中又有多少大學畢業生愿意“放下身段”從“最底層”做起?導報記者就此隨機對廈門多所高校近百名在校生及畢業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調查
超半數人過不了“面子”關
導報記者調查發現,由于公務員招錄中對“基層工作經歷”的嚴格要求,即使很多人曾因過不了“基層”這一關在報考時卡了殼,即使國家現在出臺了相關政策規定,從事過家庭服務業可視為基層工作經歷,也只有一成的人表示自己愿意選擇這一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超過半數的人都表示當保姆首先就過不了 “面子”這一關,他們中的很多人對家政工作都存在著一定的偏見。有部分學生甚至認為做保姆低人一等,沒有尊嚴。
“大學生畢業后去當保姆,我覺得很‘掉價’。況且很不劃算。”現就讀于華僑大學廈門工學院大二的吳同學表示,家長培養一個大學生4年單學費就要花掉四五萬元,畢業后當了保姆,干多久才能賺回這些錢?“就算我愿意,家里也不會同意。”
剛走出大學校園的王蕾則覺得大學生從事家政業是典型的大材小用。此外,正在為下一次公務員考試進行準備的小葉則認為,就算國家規定從事過家庭服務業可視為基層工作經歷也吸引不了她去從事保姆行業。“就算你因此有了‘基層工作經歷’,也未必能考上公務員,這‘賭注’壓得太大了,我寧可從其他渠道獲取基層經歷。”
在表示愿意選擇家政行業的這一成人中,大部分表示做保姆只是個“過渡”,之后一找到更好的工作便會馬上“跳槽”,他們大多背負著沉重的就業壓力,家境也并不富裕。
市場反應
培養大學生高端保姆不務實
“讓大學生從事家政行業,真正走到一線去,在現實的操作中是很難實現的。”已有12年工作經驗的孔雀河家政公司總經理張旭說,現在的社會對家政行業工作者存在著太大的偏見,所以目前真正在一線干家政的大學生鳳毛麟角。今年暑假,公司就開展過 “暑期大學生家政實踐活動”,當時有20個大學生參加,真正做到自始至終地干完一個暑假的人只有5名來自農村的男生,女生最短的只做了1個小時,最長的也只做了7天。
張總經理表示如果現在的大學生想從事家政工作,公司也擔心他們做不了多久就會“跳槽”。
對于現今家政市場需要的“高端保姆”,孔雀河家政公司寧愿從只有初中或高中學歷,但有耐心、有經驗、有持久性的人中培養,“高端保姆不一定就是高學歷保姆。”按張總經理的話說,與培養大學生高端保姆相比,“我們走的是比較務實的路線。”
專家解讀
高端家政服務需要大學生
集美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張暉懷表示,大學生就業要適合社會的發展趨勢。國家出臺這樣的規定,就表示社會有這樣的需要。現在的家政行業不應被簡單籠統地理解為當保姆或者保潔員,它有著更高端的層次,包括對小孩的教育、引導等,而這就需要具有高水平、高文化的大學生來擔當。
大學生選擇職業,應該有更長遠的目光。如果當過家政服務人員的經歷對實現未來的職業目標能起到一定的歷練作用,那么它對大學生就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