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mes/default/public/img/qq.png)
發布時間:2010-10-23 14:16:41
湖南三替家政公司日前在長沙成立,標志著全國最大的家政服務企業——三替集團正式入湘。這是省市兩級政府推動家政服務產業發展的第一個大動作,將推動長沙家政行業的產業化進程。記者從市商務局了解到,目前僅長沙市區,每年家政服務就存在15萬用工缺口。
需求20萬從業人員5萬多 “國慶期間想找個鐘點工都找不到。”“我花了300元中介費找了個保姆,但沒過兩月就跑了。”昨日在一家家政公司門口,客戶周小姐與戚小姐向記者抱怨道。 80多歲的秦大爹身體不太好,老伴又不在了,請保姆幾乎是四個兒女的大煩惱。不是干不長,就是干不好,好容易有個稍微合意的,又三天兩頭要求漲薪。 “家政服務的隊伍似乎很龐大,但素質不高、流動性大,且旺盛需求與供給不足之間仍存在嚴重的矛盾。”湖南省商務廳副廳長易昌倫介紹,長沙每年能提供家政服務崗位20萬個,但從業人員僅5萬多人。文化層次上小學至初中的占70%至80%,家居護理、理財管家、育嬰等高級家政人員供給更是不足。 中介關系難保保姆利益 家政從業人員也是諸多抱怨。從瀏陽來長沙打工的小李本來被介紹到某醫院做社工。但醫院其他社工幾乎都是同鄉,他作為一個外鄉人經常被排擠,向中介公司反映無果后只好走人。“連100元的介紹費都沒給退。”小李說道。 而王女士通過某家政公司干鐘點工,國慶期間加了5天班,她看報紙知道國慶加班能有3倍工資,希望雇主能多少補點加班費或者調休,但雇主對她的要求置之不理,甚至放話:“不想干就走人。”當她通過中介公司希望有個說法時,中介公司卻對此毫無辦法。 “長沙的家政市場的確亟待厘清。”省商務廳服務貿易處處長、湖南家政協會副秘書長劉飛坦言,目前不少家政公司與家政人員只存在中介關系,不能算正式勞動合同關系,現行的勞動法難以保障家政從業人員的利益。 專業家政培訓模式將入湘 “長沙家政行業想要快速推動產業化進程,必須有知名品牌拉動。”曾多次赴杭州考察的劉飛說。事實上,“三替家政”與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一起,是作為“2010年湖南引進現代服務業名牌戰略”兩個重點之一引進的,足見政府對家政產業發展的重視。 長沙現有家政經營機構300家,總收入6.5億元。但行業中存在不少雜牌軍,沒有經過正式培訓。湖南三替公司總經理黃詩軍介紹:“我們在杭州有一萬多平米的專業學校,可以教授育嬰、理療甚至如何用家庭小灶烹調地道西餐。這套教學模式也會引入湖南。 長沙明年出臺行業標準 “因為家政行業涵蓋太廣,我們首先會針對主要的用工工種制定行業標準。”市商務局副局長王紅介紹道:“第一批行業標準將針對保姆、清潔工與鐘點工,預計明年就會出臺。” 針對供求雙方信息不暢等問題,省市商務部門正在組建相關網絡。具有正規資質的公司與從業人員資料將公示在網上,而雇主通過網站就可以聯系與聘用家政人員,就像逛淘寶網一樣簡單。此外,工資標準和家庭花銷也會列在網上。比如,保姆替雇主購物,每一筆賬單多少錢,在哪里產生都會有明細,這就杜絕了保姆克扣的可能。目前網絡建設已經完成,明年元旦就將正式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