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2-10 19:12:20
一、鼠害防治:
(一)綜合防治原則:
(1)加強宣傳教育,普及滅鼠知識,號召人人參與;
(2)加強鼠情監測,早發現,早殺滅;
(3)指導甲方在建筑物、外圍、管道等處合理設置防鼠設施;
(4)有計劃有重點組織大面積滅鼠,主要采取化學藥劑殺滅;
(5)搞好環境衛生,完善衛生設施,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二)防治方法:
(1)做好鼠情監測工作:
1.廚房倉庫,包房、管道等處每季度進行1次粉跡法監測鼠情,用滑石粉板(20×20CM)應緊靠墻根,一夜后陽性率應≤1%。
2.用鼠跡法(新鮮鼠糞、鼠洞、鼠咬痕)檢查每100平方米陽性率不得超過2%,白天在室外不應發現有老鼠活動。
(2)根據監測結果有的放矢投放粘鼠版,對投放的時間、地點、投放數量、回收時間及數量必須作詳細記錄。
(3)滅鼠率≥90%為合格,如滅鼠率≤85%,要及時分析原因,變換滅鼠方法或更換毒餌等。
(4)經常性滅鼠工作,應以慢性殺鼠劑為主,并應根據酒樓環境和鼠類種群,交替使用粘鼠版,或鼠籠,更需及時進行檢查,保證滅鼠效果。
二、蚊蟲防治:
(一)綜合防治原則:
(1)環境治理:分環境改造和環境處理兩個方面,主要是清除、防止或減少蚊蟲孳生、棲息環境,這是防治的主要措施,同時可以減少噴藥和環境污染。
(2)化學防治:使用化學藥劑殺滅幼蟲或成蚊。
(二)防治措施:
(1)對甲方范圍內的水體孳生地進行全面檢查,并統計記錄,每2周對孳生地投放球型芽孢進行生物防治。
(2)對包房、地下水溝、垃圾站等處每月進行3-4次噴藥,控制建筑物內外成蟲棲息(視蚊蟲消長情況適當增減噴藥次數)。
(3)在蚊子活動的高峰季節(每年3-6、9-12月)每周對孳生地下水道、污水井內成蚊的滅殺不少于一次。
(4)在防治區域內有積水應盡可能疏通,如無法疏通應及時投放球型芽孢生物制劑并通知工作人員,由負責此項工作的同志聯系、協調積水的疏通。
(三)防治標準:
(1)不得有大型的蚊幼蟲陽性孳生地,小型陽性孳生地不超過2%。對蚊蟲孳生地進行預防和成蚊的滅殺,達到宿舍內不用掛蚊帳。
(2)白天抽查100個房間用紫外線捕蚊器捕獲成蚊不超過30只。日落后(17:30-19:00)宿舍、辦公室外用肉眼不能看見5只以上成蚊飛舞。每棟樓的每層走廊叮在墻上的成蚊<2只。
(3)每次現場實施殺蚊率要≥90%。
(3)接到甲方有蚊子通知應及時安排人員進行噴藥滅殺。
(四)藥物要求:
(1)使用高效低毒藥物(喜康、高效滅得優、確喜微乳劑、奮斗吶、菊素靈等)。
(2)對包房、食堂等處應使用氣味小的化學藥劑滅殺幼蟲或成蚊。
三、蒼蠅防治:
(一)防治對策:
(1)最大限度清理蒼蠅孳生場所(物)是防治的關鍵。主要是及時收集清運生活垃圾,對特殊行業廢棄物及人畜糞便要嚴格管理,并做到無害化處理。
(2)完善衛生設施建設,重點是廁所和垃圾收集設施建設;
(3)指導甲方合理設置防蠅設施,主要是指食堂、加工和存放食品的房間、廚柜等場所設置防蠅設施。
(4)合理使用殺蟲藥物殺滅成蠅和蠅蛆。
(二)防治方法:
(1)做好調查:調查蒼蠅的孳生地和每周對垃圾場、洗手間進行一次卵、蛹檢查,并進行統計記錄。
(2)搞好防蠅設施:餐廳應設立3-6個捕蠅籠或滅蠅燈;每周進行一次噴藥、清洗和更換誘餌工作。
(3)進行藥物消殺:每周對孳生地進行噴藥,施藥要因地制宜,并充分滲透到蟲體棲息處。
(三)消殺標準及要求:
(1)每次實施滅蠅后,殺蠅率要≥90%,密度小于1%。
(2)室內不得有蠅蛆孳生,室外活三齡幼蟲檢出率低于2%。
四、蟑螂防治:
(一)防治對策:
(1)環境治理:清除雜物,搞好環境衛生,以消除蟑螂在室內外棲息、繁殖條件。
(2)化學防治:在蟑螂棲息場所噴灑殺蟲劑,如愛克寧、大滅或放置毒餌;在門框、桌子縫、抽屜、柜子邊縫隙處涂藥筆;用熱煙機向下水道等處噴灑菊素靈煙霧油劑等。
(3)預防侵害:所有構筑物的墻壁、地板、門框的洞縫要完全封閉;搬遷貯存食品、飲料的紙箱、家具及其他容器、行李等要仔細檢查清理,防止把蟑螂帶入室內。
(二)防治方法:
(1)調查甲方范圍內的孳生地,并進行統計記錄。
(2)藥物消殺:
①、下水道、洗手間,每季度(高峰季節每月)進行一次煙霧法消殺;
②、室內,下水通道等每周進行1次噴藥。
(三)消殺要求:
(1)對孳生地施藥點,要遍布室內外、下水道和砂井,廚房、碗柜、倉庫、雜物間、花盆等以及其它可能有蟑螂棲息、活動場所也均要施藥,覆蓋率、到位率達100%。
(2)投放毒餌要量少堆多,每平方米1堆。
(3)在一些不適合噴藥的場所可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如粘捕、燙傷或誘捕。
(四)消殺標準:
(1)檢查房內卵鞘未孵化的房間不超過2%,卵鞘的平均查見數不超過2只/房。
(2)用蟑螂密度檢測劑噴灑蟑螂棲息處,觀察15分鐘內侵害率不超過5%(激出蟑螂房間數)密度(激出的蟑螂數),大蠊平均查見數小于3只/房,小蠊平均查見數不超過6只/房。
(3)下水道、室外棲息場所侵害率不超過10%,密度小于2只/個。
(4)餐廳的侵害率不超過5%,密度大蠊平均查見數小于5只/房、小蠊平均查見數不超過8只/房。每次實施滅殺后,殺死率≥90%,密度小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