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2-17 10:16:28
為什么大理石會返堿?
大理石具有多孔性和吸水性的特質,因而使水和污染物很容易侵入石材,從而導致石材的病變。大理石的鹽堿斑是可溶性鹽類,這種鹽堿物在水汽蒸發的作用下通過石材的孔隙帶到石材的表面結晶而形成的白色花斑或花斑,外觀呈白色粉末狀,并薄薄地一層附著在石材的表面。
鹽堿斑的特征
(1)外觀形狀以成片出現的白色花紋或花斑為主;
(2)易溶于水,其硬度較低,可用濕布擦掉;
(3)經常反復出現,有吸潮現場,尤其在受潮后天氣再干燥時容易出現。
(4)鹽堿斑的主要化學成分是鈉鹽和鉀鹽,如碳酸鈉、硫酸鈉、氫氧化鈉等,很容易隨著毛細水遷移到石材的表面,結晶析出。
大理石表面鹽堿的來源
(1)水泥中的堿性成分(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碳酸鈉等),于各種原因(例如與水、清洗水、研磨水、地下水)使石材的底下濕貼水泥受潮后,隨著水分的向外向上蒸發,將水泥中的堿性成分通過石材的微孔或者接縫,以毛細作用帶到石材表面,形成花紋狀的鹽堿斑。
(2)有些大理石本身就含有堿性成分(如某些米黃大理石),在潮濕的空氣中即使沒有濕貼安裝,也會因水分的向外遷移自行析出鹽堿,產生鹽堿斑;
(3)在一些鹽堿地區,易溶性鹽堿(如硫酸鈉和碳酸鈉等)會隨水分沿墻基向上遷移,在建筑物靠墻角部位的石面析出,形成白色的鹽堿斑;
(4)在沿海地區,隨著海風將海水水霧吹向陸岸,海鹽(如氯化鈉)會在建筑物外墻的石材表面析出,也會形成白色的鹽堿斑。
(5)季節性鹽堿斑,當南方的梅雨季節來臨之際,由于空氣的濕度增大,導致石材受潮,以至平常不返堿的石材,此時也出現了返堿。
由此可見,石材返堿主要是與水有關系、水是石材返堿的介質;而現實中大多數石材返堿的現象主要來源于水泥中的堿性成分,因此我們看到大理石返堿通常都是在石材剛鋪貼完然后就打磨或清洗才會出現的;其原因就是水泥在沒有完全干燥的情況下,研磨水和清洗水滲入到石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