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眼的陽光照在老韓臉上,他的額頭微微冒出汗,“唉,老了,真有些干不動了。”
老韓名叫韓成喜,今年64歲,是榆林中學一名清潔工,掃了37年地。今年4月,校方突然通知老韓停崗,拿7萬多元錢回家休養。老韓說,突然覺得自己成了一個多余的人。
老韓“突然一下成了閑人”
據老韓講,1975年春,那時他在農村生產隊負責給學校送炭,還主動幫學校干點雜活。時任校長對他印象很好,讓韓成喜來學校當清潔工,成為當時榆林中學 唯一的專職勤雜工。老韓說,當時在學校掃地每月收入35元,而老師一個月也才拿四十多元。那時,韓成喜的工資能養活一家人。
韓成喜吃住都在學校,每天早起晚睡,即使寒暑假也在學校內干活。日子一晃過去了37年。
近幾年來,老韓工資提高至950元/月,每天要掃兩棟教學樓,衛生間、通道、水房全都他一人包下來。盡管64歲早已超過了國家法定退休年齡,然而學校一直沒提出讓老韓休息。
據了解,2008年3月,學校曾與他簽下為期一年的勞動合同。合同期滿后,學校也沒有續簽。今年初,老韓感覺身體虛弱,向學校提出書面退休申請,校方提出7萬元一次性解決的條件,老韓沒接受。
今年4月份,學校停止老韓工作,招進兩個中年人接替他,他一下成了“閑人”。新入職清潔工每天要回家,傍晚,住在學校的老韓就主動幫忙掃地。“老師學生都很尊重我,我一輩子都在學校干活,現在卻……”老韓話語里透著幾分無奈。
學校 老韓仍是個“臨時工”
“老韓算是學校目前資歷最深的人了。”5月21日,記者來到榆林中學,學校多位老師對老韓評價都很高。提及老韓退休的事,榆林中學總務主任高自新說,今 年起學校定崗定編,勤務人員也有編制標準,老韓在學校長期沒有編制,即使干了37年,仍然屬于“臨時工”com,今年4月學校重新聘用兩人接替其崗位。“老韓早 該退休了,當年學校和他簽訂過勞動合同,沒有續簽也是遺留問題。”
“他一直住在學校里,學校暫時也不會趕他走,等待退休待遇問題妥善解決。”校方一負責人稱,老韓曾經要十余萬元,可校方只能給他一次性7萬余元解決,雙方仍在協商。
律師學校應補繳社保金
"臨時工’一詞早已進入歷史舞臺,不能以此為借口把勞動者排除在社保之外。”陜西至正律師事務所楊軍說,1995年《勞動法》出臺,法律意義上的臨時工 就已不存在,所有用人單位與職工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勞動合同法》出臺后,更是明確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凡是簽訂勞動合同的,都 是用人單位的正式職工。楊軍說,老韓工作時間較長,工資按月支付,與學校已構成事實勞動關系,可視為與單位簽訂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單位一直沒給老韓辦 理社保手續,用人單位若以一筆錢方式支付給勞動者,“私了”社保繳費問題,逃避養老責任,與國家勞動法律法規相違背。學校應當補辦社保手續,全額補繳社保 金。 本報記者宋飛鴻
免責聲明: 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管理員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對使用本網站信息和服務所引起的后果,本網站不作任何承諾